鋰離子嵌入碳化合物組成通常用LiC(O<z<1)表示。對完整晶態石墨z-1,理論容量為372 mAh,但多數碳材料,可逆鋰離子嵌入量僅為x=-0~0.5之間,x的大小與碳材料種類和結構、電解質組成、電極結構以及鋰離子嵌入速率等因有關。
選擇低插鋰電位Li-C層間化合物,充電鋰電池在充電時鋰嵌入碳層間,形成良好的插、脫性能的石墨層間化合物(Graphite Intercalated Compound,GIC)。碳的種類有金剛石、石墨、乙炔黑、活性炭、碳纖維等。
用為鋰離子電池負極的碳材料,都與鋰形成鋰-石墨層間化合物(Li-GIC)有關。
在石墨層問化合物(GIC)中,由于層間結合力遠比層內小,且層間距大,因此,在石墨層間易插人一些其他原子、基團或離子,形成石墨層問化合物。在GIC中,每層都插人一些其他原子基團或鋰子稱為一階C1r一每隔n一1層插入一層的稱為n階GIC。
1955年,法國Herold發現鋰一石墨層間化合物(Li—GIC), 1965年Juza提出一階、二階、三階的ILi—GIC的化合組成是LiC6。
LiC12和I—Ic8。以后人們發現二階的Li—GIC是LiC12~I.iC18之間的層間化合物。1972年D.Guerald和Herold采用加壓熱處理方法,將鋰粉和天然石墨粉在不銹鋼管中加熱到400°C制得了一階、二階和三階Li—GIC。
Li—GIC相對干石黑結晶取超格子構造,鋰位于石墨層面內碳:六角環的中央取石墨格子的超格子構造,晶格指數a----b=0.426 rim,石墨的:豫D圖上基平面(002)峰的衍射角=26.40°,對應的石墨層問間隔為0.3354 nm,鋰插入石墨層間后,層間距增:穴 到0.3706nm面向內結構。
鋰離子在石墨中嵌人一脫出時發生可逆相變,隨著鋰在石墨中嵌入量的增加,X值由X=0增至X=1,由此逐漸生成1階(Stage)、4階、3階、2階等不同嵌鋰化合物, Dahn已證實在石墨化合物LiG中有階的存在及其轉變,通過實驗測定,得出Li/石墨電池的士(dr/dU)對電壓的關系曲線,與電壓的關系曲線四個峰A,B,C,D來表示兩個階共存,并提出階的機理。該鋰電池主要用來制備嵌入化合物,在電池充放電過程中,通過測定開路電壓及XRD了解嵌入反應機理,鋰一石墨嵌入化合物3階化合物的層間距,這些數據都以在不同嵌入程度中所體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