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科院將自主開發的經緯雙向靜電紡絲制膜設備及多噴頭組控原創性的專利技術合作成了30萬平米/年能力的納米纖維鋰電池隔膜中試生產線,這種技術以是國際領先的水平。
如今鋰離子電池憑借其獨有的產品優勢已成為當今電池市場的主流產品,同時也是二次電池主流發展的方向,而在鋰離子電池組裝過程中,其中隔膜約占鋰電池制造成本的20~30%,對鋰離子電池安全、性能和成本有重要影響,這也是國內一直攻破的難題,依賴進口材料的成本太高,這也是鋰電產業發展的唯一障礙。
據行業人士介紹:如今一噸聚烯烴原料,成本約1.5萬元,可以生產6萬平方米隔膜產品,隔膜以10元/平方米計算,從聚烯烴到隔膜的增值為40倍,在近幾年鋰電產業的爆發式增長下在深圳星源材質、河南格瑞恩、佛山金輝、南通天豐等企業的帶動下,國內有數十家投資者對隔膜生產躍躍欲試。
國內雖然生產電池隔膜的企業增多,可是有成就的企業很少,都沒有實現大規模的生產,所以國內的隔膜還處于初級階段,這對產業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國家對此也非常重視,也在大力扶持鋰電材料的進展。
目前,只有中科院將自主開發的鋰電池技術,可實現產業的規模化生產,也正在試制高性能的隔膜樣品,進行工藝研究等工作,有關負責人表示:預計在今年底將會啟動二期的產業項目,有望突破300萬平米/年生產能力的產業線,可實現新型納米纖維動力鋰電隔膜產品的批量生產。